第185章 周之文明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【说完了处于夏朝早期的石峁遗址,接下来一趴就是,周朝。

大家看看这个展柜上的玻璃试管。

这里面有一些碳化的高粱种子,就是周朝遗留到现在的种子。

也就是说至少在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开始种植高粱了。

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五谷,农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。】

嗯!

夏呢?商呢?怎么这么轻松就被略过了。

这其中的底层逻辑不难理解,夏朝和商朝的起源之地可不在后世的陕西,人家当地的博物馆肯定不会对这两个朝代多做介绍。

百姓看了看家里存着的种子,想到要是自家的种子能够保留到几千年后,说不定也能成为宝贝。

那些人对那颗高粱种子可真在意,用试管小心翼翼的装好,还用棉花做了底,就怕那颗种子出意外。

再仔细看看光幕,他们也只能想想了。

普通种子怎么可能保留那么多年?

这也算是那颗种子该着了,命中注定运气好。

看看试管旁边放着的卜骨和一些小物件,有些东西很明显是一些大型物品的碎片。

大家有些明白了博物馆是干什么的。

这些展出的东西主要就是为了展现历史上那些祖先们怎么生活的。

他们那时候吃的什么,穿的什么,和现在有什么大的不同?

想明白了这些,那也说明自家的东西也很有可能出现在博物馆的展柜上。

再往深里想一想,说不定这些东西就是从自己的墓里挖出来的。

居住在长安的人最担忧的莫过于此。

【周朝先祖们迁徙过很多地方,到第13代先祖的时候,他们到了岐山脚下的周原。】

说到这里,听过《封神演义》的人第一想法就是凤鸣岐山。

博物馆展出的东西并不深奥,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,普通百姓也能看懂。

听着唐晓的解说,他们不太明白那些历史的朝代,只能大致听听这是多少年前的东西。

现在,明清时期的很多百姓将周朝和他们以前的知识体系联系在了一起。

以前没有直播的时候,他们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听说书的先生说书,这也是他们仅有的娱乐方式。

说书不像唱戏,唱戏是一门苦功夫,都是从小练起,不知吃了多少苦才有资格登台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: 同学们别追了,新生校花是我女友 穿成穷寡妇,勇斗极品渣爹恶婆! 拘魂者 最后的伏羲 夺舍重生,全修仙界都成修罗场了 临朝听政:陛下许我权倾朝野 开局被卖,从卖饼小贩到富甲一方 诡异修仙:我是规则之外的bug 全网最牛批主播 重生后王爷对我紧追不舍 御兽:开局契约超级幸运 我老公是个美女 六零团宠吃瓜又捡宝 别逃,薄太太 玄学大佬种田算命捉鬼 在蘑菇屋成名 重生78,抢黄金,拼手速! 九零:你攀高枝我另嫁,后悔啥 公主请上号,网恋祖师娘开课啦 将门嫡女:禁欲太子爷不经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