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9章 黄梅戏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被小说影响名声,曹操第一个就有话说。

唉,四大名着呀,后世谁人不知道?名气实在是太大了。

他看了《三国演义》之后,心里确实有些不太好受,罗贯中写的挺好的,但按后世的话说,这人很明显是刘备的粉丝。

他把刘备的黑点写成白的,把自己的一些白点写成黑的。

很多事情好像确实发生过,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,这应该就是春秋笔法。

他曹操也从来没有说过,宁叫我负天下人,也不叫天下人负我这句话。

这句话一出来,不管是再雄才大略的人,在大家看来,恐怕也不免遗臭万年。

诸葛亮确实是个人才,但接触下来也没有《三国演义》写的那么神呀?

周瑜就更不用说了,他听过此人,去年刚刚帮助孙策平定了江东,是个人物,可在书里完全就是一个气量狭小的小气鬼,还能因为诸葛亮的才华而把自己气死。

这一点,他是不信的。

小说这还罢了,不少人会明白这不是历史。

最害怕的是史书,只要是人写的就有偏颇,以后写史书还是尽量只写事件,尽量做到公正不偏颇,这才是好。

曹操这是运气好,他看过《三国演义》。

还有一位被坑的相当惨的武将潘美,人家本来也算是大宋正儿八经的开国大臣,结果在杨家将的故事里成了反派奸臣潘仁美,这找谁说理去?

怪也怪不到熊大木头上,他写《杨家将演义》借鉴了史书和民间故事,就是不知道那是谁编的了。

关于后世故事的名声问题,对于绝大多数人是没有什么影响的。

他们还沉浸在刚才激烈的戏曲情绪里,想着学学,以后跟人吵架也能更有底气。

回味完了之后,不免有些好奇,下一个戏剧会是什么类型?

【看完了秦腔,下一个为大家准备的是黄梅戏,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,发展壮大于安徽省安庆市。

黄梅戏的诞生很有意思,结合了山歌、秧歌、茶歌、采茶灯、花鼓调,又吸收了汉剧、楚剧、高腔、采茶戏、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。

与其他戏曲比起来,它更为浅显易懂,更像“歌”,大家听了之后可能会觉得耳熟。

毕竟融合的都是大家平日唱的曲调。

说起黄梅戏,有两个曲目最为有名,一个叫《女驸马》,另一个叫《天仙配》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: 离婚后,真千金她被人去母留子! 金风玉露若霜白 鬼界降临,我契约了亿万美女鬼灵 我真不是灵宝天尊 重生后,我和渣男的外室联手了 结婚五年 剧情?不就是拿来崩的吗? 快穿:我靠打工成为人上人 穿书成宗门小师妹,剧情由我定 伯府翻身记事 七零炮灰,穿越摆烂成军嫂被爆宠 系统逼我去修仙 快穿之回到作精女主离婚前 影帝有点儿烦 等太阳为我照耀 冰山学姐不谈恋爱,唯对我开特权 军婚:被猛野兵哥读心,她赚翻了 无梦眠 渣姐抢我老公?我摆烂嫁窝囊姐夫 我错了姐姐,再打哭给你看